經濟運行情況
自主創新與轉變發展
時間:2022-05-19
一、創新推進平安機場建設
廣東機場集團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安全隱患零容忍”“大安全”理念和“四首”要求,將“盯組織、盯系統”與“六個起來”深度融合,以敬畏意識抓作風、本質安全抓三基、系統思維抓體系、數字思維抓科技、風控理念抓隱患、對標一流抓提升、攻堅精神抓專項、統籌兼顧抓綜合,夯實安全基礎,確保安全平穩可控,順利實現第17個安全年目標。
(一)安全主體責任有效落實。廣東機場集團黨委確定的“大安全”理念和“四首”要求落實到位,安全管理體系、航空安保管理體系和雙重預防機制運轉高效,實現了持續安全的目標。集團黨委班子、經營班子堅持定期研究安全、部署安全,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工作作風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夯實安全運行根基,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
(二)安全專項工作開展有力。近年來,廣東機場集團集中精力落實責任,齊心協力抓好專項工作,先后保障韶關機場安全通航、湛江機場安全轉場,指導白云機場順利通過局方SMS專項審核、航空安保審計。2021年,先后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中期評估、安全管理系統診斷、安全運行風險管控“百日攻堅”、機坪專項整治、“安全生產月”等專項工作,全面防控安全風險。
(三)依法治安理念深入人心。2017年以來,廣東機場集團共建立健全綜合安全管理手冊5項、通用安全管理制度16項、通用安全指導文件17項,安全管理體系基本完善。2021年,為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組織修訂《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法定職責、“三管三必須”“四個責任”要求。發布《“十四五”安全運營及應急管理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全面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
(四)安全監管水平有效提升。廣東機場集團突出賦能監管和價值創造,組織綜合安全督導檢查,深入查擺存在問題和短板,努力“增量提質增效”。2020年以來,先后開展“一線三排”“安全隱患清零”“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燃氣安全”“配載裝卸”“空防安?!钡葘m棸踩珯z查,有針對性的開展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動態管理風險清單和隱患清單,切實做好源頭防控和治理。
(五)安全敬畏意識全面深化。廣東機場集團緊密結合“規章建設和執行”主題,開展“三個敬畏”“六個起來”等宣貫活動,建立典型作風問題負面清單和“一人一檔”行為觀察檔案,在航空器保障和高風險作業崗位全面推行“手指口述”工作法,讓員工在操作中做到“心到、眼到、手到、說到”。2021年,廣東機場集團榮獲民航中南地區“三個敬畏”教育征文活動優秀組織獎。
(六)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升。廣東機場集團持續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深化隊伍建設和技能培訓,細化應急演練和資源保障,確保關鍵時刻“有計可施”“有技可用”。2021年,廣東機場集團先后組織各機場開展機場一體化綜合運行指揮平臺培訓暨線上模擬推演、航班大面積延誤應急處置演練、航空器消防應急救援演練、航空器綜合實戰演練等4個類別演練,進一步提高機場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處置能力和應急救援水平。
二、創新推進人文機場建設
廣東機場集團以航班正常性為主線,切實“為旅客辦實事、為航司解難題”,推動“春風服務”品牌矩陣建設,不斷滿足廣大旅客美好出行需求。
(一)品牌影響日益擴大。構建廣東機場集團服務品牌管理體系,形成了集團公司服務行動共識和“春風服務”品牌矩陣框架設計,各窗口單位結合地域文化、運行特點分別勾勒出服務定位與品牌畫像、標簽,擴大了“春風服務”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各機場結合地域文化特點,建立了“春風服務”“潮尚飛”“湛出行”“客享飛”“惠飛悅”“韶華行””云物流”等服務品牌,大力開展服務體驗提升工作,獲得社會各界認可。白云機場2020年旅客吞吐量和ACI服務質量測評,兩項均位列全球第1名;獲Skytrax“全球最杰出進步機場”和“全球五星航站樓(T2)”。2021年,白云機場獲得國際機場協會(ACI)“亞太地區四千萬級最佳機場”獎項,獲選ACI總干事級機場服務質量榮譽榜,并且獲得SKYTRAX全球同量級最佳機場獎、中國最佳機場獎、防疫機場卓越獎。自2019年來,白云機場累計獲得國際國內服務類獎項近80項,社會評價和旅客滿意繼續領跑。
(二)航班正常性穩中有進。2021年全集團航班放行正常率首次突破90%。其中,白云機場91.46%,連續4年穩步提升,始終保持在北上廣三大機場之首,高質量完成民航局航班正常性指標;揭陽潮汕機場較去年同期提升近9%;惠州機場積極推進空域及航路航線結構優化,扭轉了航班正常性下滑局面。
(三)服務產品創新升級。積極落實民航局服務質量及品牌建設專項行動要求,大力推進解決旅客反映強烈、投訴集中的服務難點、痛點問題。持續升級無接觸服務,增設機場便民核酸檢測點;以數字化技術簡化核酸檢測證明、健康碼、體溫等健康信息核查,引進無感智能紅外體溫監測設備;為國際航班機組設立專用通道;為疫情防控救援人力及物資提供綠色通道。集團所轄機場全部實現無紙化便捷出行,其中白云機場、揭陽潮汕機場、湛江機場均實現“一證通關”服務,國內旅客自助值機占比高達70%以上;惠州機場及梅州機場國內旅客自助值機占比也超過50%,為旅客提供了更加智慧、綠色的航空出行體驗。白云機場上線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和“行李到家”運輸服務;“機場通”會員總量突破500萬;全國首家提供旅客出行全流程“One ID”服務,實現刷臉值機、托運和登機。揭陽潮汕機場成為首家實現行李全流程跟蹤的千萬級以下機場。中小機場實現本場行李運輸全流程監控,行李運輸差錯率穩步下降,均控制在萬分之五以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四)中轉服務實現突破。各機場立足新發展格局,主動適應疫情變化,發力國內中轉市場,豐富中轉便利化服務。白云機場有托運行李聯程中轉業務零突破和跨司中轉業務(含托運行李)實現零突破,代理國內中轉旅客量同比增長181%;揭陽潮汕機場在空鐵聯動和解決旅客中轉后顧之憂上實現零的突破,聯合東航開展空鐵聯運試點,與OTA平臺合作解決跨航司中轉延誤后的機票改簽問題。湛江機場中轉業務由無到有實現零突破。
(五)無障礙服務更加溫暖。聚焦老年人等特殊旅客需求,優化無障礙服務設施,運用新技術創新“無健康碼通道”、“全流程陪護線上預約”等服務堅持暖心人工服務方式與智能服務創新并行,努力消除老年人出行的“數字鴻溝”。集團內培養廣東省無障礙環境督導員40名。自2019年白云機場客服中心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五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以來,白云機場將志愿服務與無障礙服務有機結合,在便利老年人航空出行和無障礙服務方面積極創新,牽頭制訂了《民用機場無障礙服務指南》,改造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2021年,白云機場全年服務特殊旅客共計10769人次,收到表揚信4388封,同比增長123%。葡萄牙駐廣州總領事管發來感謝信,對白云機場提供的優質、規范、周到和溫馨服務給予感謝和贊賞。
(六)文化彰顯自信豐富。廣東機場集團積極發揮祖國南大門的區域優勢和平臺載體作用,傳播優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時代文化,彰顯文化自信,豐富旅客出行體驗。白云機場以“繁花如畫、美食天下”為主題,逐步構建“一臺兩園三廊四館五區”的文化機場建設新格局;融合嶺南畫派藝術傳承,建立廣州藝術博物館白云機場分院,嶺南畫派、名人珍品和歷史佳作一一呈現;國家畫院許欽松工作室山水畫創作基地落戶城市候機樓旗艦店,結合節慶舉行“春節花街”“公益音樂會”,帶給旅客潤物細無聲的藝術體驗。揭陽潮汕機場以“潮韻、潮味、潮流”為核心建設潮文化特色的精致機場,結合地方特產舉行“茶文化”活動。
三、科技創新和智慧機場建設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創新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科技創新相關工作的要求,廣東機場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持續加大力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目前,廣東機場集團已取得以下成績:
(一)在研發成果方面,2021年集團公司新增專利40項,累計89項。其中,新增實用新型34項,發明專利6項,并開展了包括在浦東機場、虹橋機場、??诿捞m機場等十余家機場的行李全流程系統建設。此外,智慧貨檢、遠程機坪塔臺、智慧工程管理系統等先后取得民航局、國家住建部試點工作任務。
(二)在創新獎項方面,廣東機場集團工程建設指揮部于2021年5月榮獲“2020年度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一等獎,廣東機場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信息公司”)分別于2021年3月1日、4月12日獲得“2020年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和“2019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三)在研發機構方面,白云信息公司于2016年先后加入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承建的“廣州市企業研發機構”及“廣州市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次年,成立“廣東省智慧機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獲得廣東省科技廳認證。2021年12月,經省人社廳批準同意,白云信息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同設立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